中國專家在向盧旺達女工示範竹器製mSATA作。(王新俊 攝)
  原標題:中國“竹子使者”讓盧旺達人“竹”中租屋受益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新俊):竹子具有很高的隨身碟生態和經濟價值,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竹資源和發展竹產業已引起盧旺達等一些非洲國家的重視。如今,來自“竹子王國”中國的一批“竹子使者”,正在通過辛勤耕耘、傳道授業,讓越來越多的盧旺達人認識竹子、瞭解竹子,並從竹子種植和加工中受益。
  位於非洲心臟地帶的盧旺達有“千丘之國”之稱,是傳統的農業國,人多地少,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水土流失嚴重。在盧旺達政府向中國政府提出希望得到竹業技燒烤術援助的請求後,2009年2月,中國援助盧旺達竹類種植和加工利用技術培訓項目開始實施,項目目前已經進行到了第三期。
  今年52歲的黃戴忠是中國援盧竹類項目技術組組長,自從項目第一期開始已經在盧旺達工作了5年多時間,卻一直無法侍奉國內已經九十高齡的父母mSATA。看到山丘上造林示範基地里一片片竹林茁壯成長,看到來自盧旺達各地的一位位培訓學員開始靠竹子致富,普通話中帶著濃重浙江口音的黃戴忠言談間充滿自豪:“我們使用了扦插新技術,因此苗生長得相當快。盧旺達曾經有五十多個苗圃,一個苗圃大概是三畝到十畝,半年時間就可以賣竹苗的。也就是說一畝地可以產一萬到一萬五千棵苗,十畝地就是十五萬,一千盧旺達法郎一棵,所以他半年能夠掙到1000萬(盧郎),好多人小車都買起來了。”
  來自南方省的安東尼是中國援盧竹類培訓項目第一期的學員,曾兩次赴杭州學習和參觀考察竹類種植和加工技術,並引進適合當地生長的中國竹子品種。如今,他正和一家較大的企業合作,建立了苗圃、種植了竹林,併購置了設備進行竹類產品深加工。44歲的安東尼說,自己現在的年收入是過去不能比的:“在中國援盧竹子專家組到來之前,我們不知道竹子在盧旺達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現在經過培訓之後,我們認識到了竹子的重要性,中國的援助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我現在可以通過賣竹製品掙錢,每年能掙2000美元。”
  如今,中國援盧竹類項目的加工基地設在距首都基加利二十多公里的馬薩卡鎮企業孵化工業園裡,基地車間里的牙簽、燒烤簽、竹席、竹簾等竹製品加工機械設備全部來自中國。每天都有當地女工在中國專家手把手地指導下,生產各種符合市場需要的竹制日用品,既學會了手藝,也能掙錢養家。
  姆巴巴家住附近,她已經在中國援盧竹類項目加工基地里工作了兩年,如今做起竹桌、竹椅等傢具來很嫻熟。談到自己的中國老師來,這位23歲的女孩由衷地說:“我們製作這樣一張竹桌需要4天時間,我當初剛來的時候覺得技術好複雜,但現在我們可以自己來製作了。我們有很好的老師,他們教我們怎樣來做這些東西。我們很喜歡他們,我們把他們當做像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樣,因為他們熱愛我們,我們也熱愛他們。”
  黃欽宏是姆巴巴所說的“像父母兄妹”的中國老師之一,2009年2月來到中國援盧竹類項目技術組工作,是來自中國著名竹鄉浙江安吉的農民竹編專家。談到自己這些能吃苦耐勞的盧旺達女徒弟來,這位性情開朗的大嗓門漢子滔滔不絕:“通過我們的培訓之後,她們製作的竹器質量提高很快,價格也賣得高了,產品做得也過硬了,銷量也比較大。這邊的女孩很能吃苦,因為學我們這個活本來就是很吃苦的。現在她們自己也都有收入了,也挺能做,檯子啊、椅子啊、書架啊,當地女工都自己做。她們能夠找到這份工作都是很高興的,她們對中國的援助從心裡說也是非常感激的。”
  據中國援盧旺達竹類種植和加工項目技術組組長黃戴忠介紹,技術組的5名成員中既有像黃欽宏這樣的農民竹子種植和竹器編織專家,也有從國內知名林業大學畢業的竹類繁育專業研究生,還有人專門調研當地竹器市場需求。幾年前,技術組工作和生活條件都很艱苦,2011年時,組裡還有一位41歲的專家因患瘧疾而不幸在盧旺達病逝。但是,作為國家援外項目,看到中國的竹類種植和加工技術能夠給盧旺達國家和人民帶來實際利益,也堅定了他們堅持下去,讓更多盧旺達人從“竹”中受益的信心。
  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y89vyvil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