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辦證,就是在辦證的路上。”在本周舉行的廣州市兩會上,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的辦證調研成果:長達3.8米,集納103個證件的“人在證圖”引起了公眾的共鳴。證件滿天飛化療飲食、辦證跑斷腿、要提交的證明材料一籮筐……辦證難,與門難進、臉難看一起並稱辦事“三大難”。
  在我國,人的一生最多可能要辦多少個證件?答案是400多個,其中常用的證當鋪件、證明103個。這是廣州市政協兩個專委會和政協委員曹志偉調研數月的提案梳理出來的。
  我們辦證從娘胎里開始的。出生前,需要辦理準生證;出生之後,要情趣用品出生證、疫苗接種證、戶口本;讀書時要辦學生證、學位證和各種考級證書;就業還有就業證、社報、醫報、職稱證、職業資格證等;退休了,要辦退休證、老人證,還得開一份活著的生存證明,才能領退休金;死了也沒有消同要辦火化證、死亡證明、骨灰存放證等。這些證件、證明對於每一個國人來說,既陌生又非常熟悉。“陌生是因為太多了,許多人辦過了都不記得,要辦的時候也匪夷所思,熟悉是因為不管你樂不樂意,你必須接觸它、瞭解它。”
  為什麼有這麼多證?中山大學政治與關鍵字排名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院長岳經綸分析認為,“中國式辦證”一定程度上與過去的單位制相關,個體做任何事都需要組織的證明,現今則主要是因為社會誠信體系和行政管理水平不高,為了擋住一些造假和便於管理,政府部門不斷提高門檻,而提高門檻的辦法就是出具各種官方的證明。
  去年,一名“北漂”小伙關鍵字子,為辦護照從北京到河北老家來回跑了6趟、累積行程3000多公里,結果證還沒辦成。“荒誕”的辦證遭遇也發生在廣州一對結婚40多年的新疆籍老夫婦身上。因為要幫兒女購房做擔爆需要出示已遺失多年的結婚證,由於兩地部門的信息不溝通,必須回新疆辦證。民政部門考慮到他倆年紀大腿腳不方便、來回費用高,提出建議:不如在廣州重新結一次婚、再辦一次結婚證。
  “證件數量多,辦證地點分散,辦證材料重覆。”曹志偉說,每一個證件上的功能單一,為何會這樣?這是由於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堡壘,造成了“信息孤島”。“孤島”的背後,是各個部門各自為政,導致證件滿天飛。“所以只好公民背著這些證件,不斷地奔走於各部門之間,傳遞證件上的信息,讓市民不得不面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正在推進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的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閔樂萍說,實際上,現在許多公民信息已經利用政府的數據中心實現了集中,但問題是一個部門一個數據中心,接口互不開放,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證明以及重覆提交材料。岳經綸建議,在行政審批改革背景下,各級政府應該來一次“證件大盤點”,採取合併同類項,提高單個證件的技術含量和信息含連先減少證件數量。比如,身份證的信息應該涵蓋退休證、老人證,乃至五險一金的社會保障卡證合併。
  在廣州市兩會上,代表委員還獻策,通過大數據連通政府各部門的“信息孤島”,並輔以建立公民信用體系,讓其涵蓋公民的納稅信息、信用信息、貸款記錄和違紀違法記錄等一切信息,最終實現“一證行天下”。
  據新華社  (原標題:新華社追問何時告別“中國式辦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y89vyvil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